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医学常识科普 >

肺源性心脏病

2024-11-27 11:30:42 来源: 用户: 

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肺部、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,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。这种病变进一步导致右心室肥厚、扩大,最终出现右心衰竭。肺源性心脏病可以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类。

在代偿期,患者可能出现原有肺脏疾病的症状,如咳嗽、咳痰、喘息等。另外,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变的症状并不明显。但到了失代偿期,可能出现明显的心衰症状,包括但不限于气促、乏力等。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和腹水等症状。该疾病的病因多为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等症状。特别是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,这些病症可能会加重。在治疗方面,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,可能包括药物治疗、吸氧治疗以及控制呼吸道感染等。同时,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。
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对于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,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决策。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,建议尽快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